兩名大學畢業生用勤工助學的錢開了一家豆腐店
人物:劉蓉在學校學的是畜牧獸醫專業。 大學畢業后,他也找過工作,甚至賣過衣服,但工作不穩定,收入也不高。 于是,他和住在他宿舍的劉長宇商量創辦合資企業。 劉蓉本來就打算創業。 上學幾年后,他靠課余打工和獎學金的收入攢下了1萬多元。 劉長宇還存了一萬多元。 兩人在沒有尋求家人任何支持的情況下,用3萬元開始了創業。
故事: 夜里3點左右,南京科祥菜市場后面的東北菜園“芳香豆芳”亮起了燈光,一天的工作開始了。 5點左右,第一批顧客出現在店外購買熱氣騰騰的豆漿。 六點鐘,新鮮出爐的豆腐就上柜臺了。 隨后,劉長宇繼續將新做好的豆腐干、老燉菜、新鮮水果擺上貨架。 這時,劉蓉也出手了。 他騎著自行車,把新鮮的豆制品帶到各大酒店。
兩人創業時為何選擇做豆腐? 他們當時認為豆腐是傳統食品,只要做得好,就不用擔心市場。 有人說做豆腐要早起,很辛苦。 劉蓉說,上學時,他在奶牛場實習,天不亮就起床收牛奶。 早起也沒問題。 帶“農”字頭的院校畢業生的優點就是能吃苦! 他們發現南京地產的“方香斗方”品牌在國內知名度高、品質好,就就近了解了。 2008年11月16日,他們的“芳香豆芳”連鎖店開業。
剛開業,周圍的人就看到兩個年輕人開豆腐店賺錢。 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樣,買的人也很少。 但劉蓉并不著急,而是努力培育市場。 比如,他用新鮮的胡蘿卜和芹菜汁制作彩色豆腐; 他用上好的色拉油來炒油果,獨特的手藝讓他的生意蒸蒸日上。 為了打開餐館市場,劉蓉一家去推銷餐館。 一開始他還有些猶豫,因為如果被人“轟炸”,他會很尷尬。 但我也想,如果我不做,效果為零,但如果我做了,我可能會成功。 他到達紅泥酒店,見到了廚師,并留下了產品。 沒想到,當天下午,他就接到了訂單電話。 這筆生意讓他信心大增,現在已有十多家大型餐廳下單了他的產品。 創業幾個月來,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三餐主要是快餐和包子。 劉蓉笑著說,豆腐店做豆腐,加上現炸的牛油果蘸醬,是一道很好的菜,省了不少飯錢。 劉蓉有一個打算:大學生不能小規模創業。 他的理想是先把店做大,然后開一家豆制品加工廠,發展豆腐產業。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