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僑界人人都認識錢振峰。 他不僅是全國政協委員、黃浦區僑聯副主席,也是中國著名玉石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43年的玉雕生涯,磨練了他精湛的玉藝。 因此,很多購買翡翠的歸僑及其家屬都會請他鑒定真偽。 然而,在上海工藝美術服務有限公司員工眼中,錢振峰不僅是一位玉雕大師,更是一位開拓創新的企業家。 錢振峰的一生,匯聚了玉雕大師和企業家。 一體。
努力學習,脫穎而出
在我國古今手工業的悠久歷史中,玉雕是國人所珍視的工藝品。 錢振峰1961年出生于上海,自幼喜愛中華民族的瑰寶玉石。 也許這就是命運。 1975年,年僅14歲的他進入玉雕行業,開始在上海玉雕廠學習。 職業為雕刻技師,從事玉雕工藝品的雕刻技術工作。 最初的學術生涯很艱難。 為了盡快提高自己對玉石的了解,他省吃儉用,從介紹和研究玉石的書店購買了有關玉石的書籍,下班后閱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悠久的玉文化、玉鑒定與收藏、玉與道德追求的知識和精神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里。 在眾多高手云集的雕刻工藝作坊里,在老一輩工匠的精心指導下,他的雕刻技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精通圓雕、透雕、透雕、深雕、淺雕等雕刻技藝。 掌握。 每一件作品的錘煉和磨練都是通過錢振峰日夜學習、辛勤工作一步步鞏固的。 每一層都建得越來越高。 他的許多作品得到同行和大師的認可。 因此,在學徒期結束,一年后,他提前通過了學業考核,提前獲得了技術晉升,并獲得了多項獎勵。 經過11年的努力,錢振峰于1986年晉升為上海玉雕廠副廠長,負責玉器、珠寶雕刻品的創作、設計和技術管理,并主持首屆玉牙雕特種工藝師技術員和等級評定。技術員 負責技術考核和分級工作,負責制定一系列技術考核標準并取得顯著成果。 考核標準得到了輕工部、勞動人事部及上海市相關職能部門的肯定,在全國玉雕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晉升。 年輕的錢振峰就像玉雕界剛出土的新芽,充滿生機和活力。
陸續寫出書籍和精彩故事
1983年,錢振峰來到上海交通大學經濟管理系學習。 經過幾年的學習和生活,他開闊了視野,鞏固了理論基礎。 后先后獲得高級經濟師、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玉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大學、同濟大學客座教授,美國ASA首席珠寶鑒定師、英國MV珠寶鑒定師。 在從事玉雕生產技術和企業管理四十多年的過程中,錢振峰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管理水平。 他還注重總結前人的經驗,提煉為理論。 1997年以來,錢振峰主編出版了《古今玉石》、《白玉品鑒與投資》、《上海玉雕名家》等近十部著作,出版了《中國玉器》、《鑒賞》等著作。白玉與價值分析》、《玉石與珠寶》、《上海玉雕產業現狀及產品開發》、《上海旅游工藝品營銷策略研究》、《暢游玉石世界》、《收藏白玉》發表論文及特約文章300余篇,如《藝術品投資淺談》、《徜徉玉園》、《玉文化探秘》等,連續兩年在上海商報《藝術品投資》開設玉雕藝術品投資專欄。 ,連續發表數百篇短文。 并分別受聘為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工藝美術學院兼職教授,講授中國工藝美術文化。 自1995年以來,他已教授數千小時的課程和講座,講座超過10,000場,聽課人數超過10,000人。 還指導過該學院珠寶玉石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和實習活動,受到學校和學生的好評。
錢振峰在從事玉雕、珠寶首飾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同時,不斷探索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他更注重在繼承中創新,融合時代特征和先進文化,注入新文化、新技術等新元素。 ,賦予傳統玉雕工藝新的活力。 他創作的“勤禮”、“金緣”、“金六福”等中秋月餅; 端午禮品“龍粽”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青睞。 主持設計開發的水晶制品“盛世白玉蘭”、蘇繡“冰清玉”被市政府用作對外贈送禮品。 他創作的水晶制品《滄桑幻象》被中共上海市委選中,贈送給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先生。
企業轉型創佳績
1992年以來,由于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玉雕行業受到市場競爭的嚴重沖擊。 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新產品推陳出新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對此,錢振峰提出了《上海玉雕產業面向新世紀的發展戰略》,并在實踐中進行了大膽嘗試。
錢振峰認為,只有不斷推出新產品,企業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他要求公司全體員工始終清醒地認識到,新產品開發永遠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新產品開發不僅要從源頭抓起,還要從原材料的應用、作品的表現形式、用戶的需求、性價比等方面入手。 他還高度重視產品包裝,要求全面提升基于題材、技術、材料、形式、對象的“五維開發”能力,不斷創造產品新面貌。 近年來,已開發出各種材質、各種主題的工藝禮品30多個品種,投入市場后深受消費者好評。 為了進一步弘揚“上海工藝美術服務部”60年的聲譽,錢振峰開辟了高端工藝品消費和收藏的新天地,植入了保值、增值的理念。 -新增將經典工藝品納入各行各業的消費群體,提出“向服務求效益”的經營理念,對消費者實行“三大服務承諾”,即質量承諾、價格承諾、無理由回報承諾,打造零風險消費,消除消費者后顧之憂。 現已形成“欲收藏,往精美做工”的良好口碑。 這一做法不僅擦亮了“工美”老品牌,勾起1950、1960年代老顧客對“工美”的美好回憶,而且重塑了“工美”新形象,重振了“工美”聲譽新亮點。
從原石到玉石,從玉石到光澤
與玉打交道四十年的錢振峰,被同行稱為“白玉王子”。 他對玉石從來不放過,而且他雕刻的玉石更是精美絕倫。 玉石中,此石為璞。 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在錢振峰手中往往能“從原料變成玉,從玉變成光澤”。 這個“澤”就像滋養一個地方并把它發揚光大。 作為政協委員,錢振峰積極參與政協大舞臺的政治討論,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 他以非常個性化的方式將中國玉文化的精髓移植給執行委員會。 責任就來了。
2013年1月,在政協第十二屆第一次會議上,錢振峰向會議提出了“在上海擴大征集‘城市口號’和‘城市歌曲’的建議。”他認為,城市形象是重要組成部分上海要充分重視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比如重視市花白玉蘭、更新“城市口號”、“城市歌曲”。
2014年1月,在政協第十二屆第二次會議上,錢振峰向大會提出《關于傳承海派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小到大的若干建議》。 他認為文化是歷史最重要的傳承。 上海目前有近百個項目被列入國家或地方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何保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以傳承下去,不僅關系到海派文化的繁榮發展,也關系到海派文化的繁榮發展。 引領江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 建議將海派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中小學教材。
2015年1月,在政協第十二屆第三次會議上,錢振峰向大會提出“打造石庫門民居文化生活體驗區,實現上海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的倡議。 他認為珠寶具有三個特點:獨特性、稀缺性和傳承性,而上海石庫門就是具備這三個特點的不可移動的“珠寶”。 建議有關部門進行實地調研,選擇具有保護價值的石庫門房屋,開發成“石庫門體驗式客棧”,這不僅為老區改造找到了新途徑,也豐富了上海的旅游模式。
錢振峰三年來對上海文化建設的三項建議就像三塊優質羊脂白玉,引起了中央政府和上海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 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旅游局也對這三項提案進行了積極回應,表示將盡力創造條件,將提案中的建議一一落實。
“寫提案就像打磨一塊玉雕,不能含糊,力求精品。” 錢振峰發自內心地說:從原料到玉石,從玉石到光澤。 一個好的提案確實可以讓社會進步得更快更好。
錢振峰與玉的結緣,讓他的生活豐富多彩。 如同玉石一樣,它有日積月累的韻味,有內心迸發的力量,有優雅從容的風度,又像金絲玉一樣晶瑩剔透、溫潤光滑。
關鍵詞: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