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作品《喧鬧》榮獲中國商會中華龍獎;
2017年4月,二人組曲《春天》榮獲中國雨花獎銅獎;
2017年作品《喧鬧》受邀參加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中國玉雕作品展”;
2017年9月作品《富貴人間》榮獲阿拉善玉石“圣駱駝獎”雕塑類銀獎;
2017年9月作品《蟬》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塑獎銀獎;
2017年9月作品《鼓樂與和平》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塑獎銅獎;
2017年11月,榮獲河南省第五屆玉雕技能大賽“優秀選手”稱號;
2018年6月被輕工業協會授予“河南省玉雕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作品《龍馬之魂》榮獲第20屆西湖國際博覽會紫光杯銀獎;
2018年11月,中衛質檢頒發珠寶玉石鑒賞家資格證書;
2019年9月作品《龜壽鶴壽》榮獲第十二屆中國玉石雕塑獎“金獎”
2020年10月,作品《大事必來》榮獲第十四屆中國神作獎“銅獎”;
2020年10月,作品《一切如你所愿》榮獲第十四屆中國魔術獎“優秀獎”。
道存在于玉中,君子行之。 他帶著信念的光芒前行,追逐心中的夢想,向著最光明的目標奔去。 靜謐的歲月里,泡一壺茶,品點香,賞繁華; 在玉雕的世界里,修云、修月、品味玉道、感悟人生。
對于每一次取得的好成績,朱軍老師覺得這只是對成長的鼓勵和鞭策,更重要的是要堅持傳承和創新。 1988年出生于中國玉雕之鄉河南鎮平,自幼就對藝術產生興趣。 自祖輩傳授玉雕技藝以來,他已世代從事玉雕工作。 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對玉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此,一顆種子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發芽了。 2004年,16歲的他進入一家玉雕廠,開始學習玉雕。 由于領悟能力極強,他進步很快。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2008年,我成為河南省玉雕大師吳春強先生的學生。 2011年師從玉雕大師黃德義學畫。 2016年,我在龍山玉雕繪畫學校學習學院派繪畫。 2017年畢業于河南玉石珠寶職業培訓學校。
僅僅因為對玉雕的癡迷,他一路經歷了坎坷。 玉雕師要想做出一件好作品,不僅需要師傅的言傳身教,更需要自己勤奮的學習和實踐。 玉雕與繪畫、美學密切相關。 朱軍老師也深知這一點。 這些年他經常閱讀相關經典,也不忘學習繪畫。 由于白天工作沒有時間專心作畫,他常常臨摹創作到晚上一兩點。 一點,在朱軍老師看來:“一件好的玉雕往往需要有良好的藝術功底、與石的加工能力,將作品的思想意境表達得更加生動有效。這種意境甚至代表了水平。”的工作。” 為了掌握創作的核心和水平,除了堅持繪畫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之外,一有機會就不斷提高自我水平,經常出現在各種專業培訓中,汲取進步的力量。
在玉石之路的旅途中,他沒有閉門造車,而是發現了更多生活中的美,并用玉雕技藝和技藝將這種美淋漓盡致地展現給大家,從而在內心產生了對美的狂熱追求。 ”朱軍老師說。 為此,他常常深入生活去體驗、打撈那些記憶,以創作作品。 比如他的作品《鼓樂與和平》,整個畫面展現了人們慶祝豐收的場景。 男女老少皆大歡喜,孩子們也開心地打鼓。 主題鮮明,童年的吉祥、豐收、喜慶的神韻在石頭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作品《放牛圖》的創作中,他不遠千里來到伏牛山深處的各戶人家,跟隨牧民放牧,經常就他們不懂的事情請教,等等,以良師為師、益友為師、以命為師……徜徉在玉文化的世界里,享受玉的滋養。
朱俊玉雕藝術作品欣賞:
1、2017年4月,二人組《春天》榮獲中國雨花獎銅獎
燈籠張燈結彩,鞭炮聲此起彼伏。 春天又到了,第一次看到原材料,無形的圖案就進入了設計師的腦海。 一對兩塊粗石、小巷、老屋檐、石獅子……巧妙的色彩,頑皮的男孩在放鞭炮。 記憶不斷加深,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真快樂的童年。 古色古香與現代的結合,矛與盾的碰撞,使作品更加突出和有趣。 還點綴著青竹、梅花……讓作品充滿了生機,就像春天里孩子們玩耍的圖案! 為了讓作品更加顯眼,融入了十幾年的玉石制作經驗。 它采用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多種加工手法來表現整個作品,使觀者賞心悅目,沉浸在情感之中。 當作品完成的時候,我覺得我想和大家分享。 鬧春充滿了我童年的回憶和美好!
2、2017年9月,作品《富貴人間》榮獲阿拉善玉石“圣駱駝獎”雕塑類銀獎
流暢的線條,簡潔的構圖,一氣呵成,優雅神秘的畫面仿佛神來之筆。 《福滿人間》的美在于優雅、簡約。
3、2017年9月作品《禪》榮獲第十屆中國玉石雕塑獎銀獎
本件作品材質為一塊天然和田玉青花籽料。 青花在黑中厚重無瑕,在黑中沉穩,在白中淡雅! 作品利用了青花的這一特點,運用了青花的清晰黑白,以及完美的色彩。 原石采用深淺浮雕的雕刻手法,禪道悠遠。 渾然一體的原石,探尋天地的造化。 設計師巧妙地遵循自然原理,出現在畫面中。 天地縫隙中,站著一位身著白衣、手持禪杖的和尚。 當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時,就能看到遠處神佛威嚴慈祥的面孔,悠遠的意境讓我們浮想聯翩。 “禪之道大多在于妙悟,詩之道亦在于妙悟。”
4、2018年10月作品《龍馬之魂》榮獲第20屆西湖國際博覽會紫光杯銀獎
龍馬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自強不息、進取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先民認為龍馬是“仁馬”。 它是黃河精神,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中華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 在我們祖先的世界觀中,龍和馬一直被等同于陽干。 它是活力、光明、熱情、崇高、上升、充實、繁榮、發展的象征。 該作品采用和田玉精雕細刻而成。 大部分主題都是白色的。 它采用自然色彩精心制作。 整體意境深遠,引人入勝。
5、2018年第十三屆中國玉雕“魯子崗杯”最佳工藝獎“三圣”
德與玉爭,君子必行。 道存于玉之中。 在玉石中可以領略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典,君子天性強健,自強不息,仁義禮儀,智慧和信任。” 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玄妙之法,體會“至高無上的清涼空靈”,這就是設計師朱俊先生的作品《三圣圖》給我們內心的震撼。
6、2019年9月作品《龜壽鶴壽》榮獲第十二屆中國玉石雕塑獎“金獎”
該作品的材質為和田玉。 龜與鶴同體。 俏麗的色彩與白玉融為一體。 龜、鶴在古代玉器圖案中經常出現。 他們用諧音來取吉祥之意。 圖案為烏龜和鶴。 《韻會》:“龜為甲蟲之首。” 烏龜壽命萬年,是長壽的象征; 鶴是仙鳥。 《崔寶古今》“鶴三千歲蒼白,兩千歲變黑,所謂玄鶴”。 龜和鶴同齡,壽命很長。
7、2020年10月,作品《大事來了》榮獲第十四屆中國魔術獎“銅獎”
如果你努力工作,偉大的事情就會發生。 其材質為紅皮、白肉。 設計師拿到材料并審閱了一段時間后,由于太小而無法制作出吊墜,所以他制作了一個有趣的小印章。 經過一個月的精心雕刻,一只獅子活了過來,并被打磨光滑,命名為“大事來了”。 此件作品采用和田玉籽料精雕細刻,其溫潤厚重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8、2020年10月作品《一切如你所愿》榮獲第十四屆中國神作獎“優秀獎”
人生百態,苦辣酸甜你都嘗遍了,才知道人間冷暖。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難如你所愿地實現。 希望你永遠擁有一顆平常心感恩的心。 愿歲月靜好,歲月靜好。 愿時間輕松,內心平靜與你同在。 人們總是和第一次見面時一樣。 簡單一點,積極一點,煩惱自然就會減少很多。 清空心中的陰霾。 只有心清凈了,才能無憂無慮。 只有無憂無慮,才能心安。 如果你心情平和,一切都會順利。
9、第十屆中國玉雕神匠“銅獎”作品《鼓樂與和平》
人如玉,玉如人; 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玉是完美的。 偶爾,設計師的朋友帶來了一塊用和田玉籽制成的原石來裝飾。 材質為重石質,中間部分為白肉,玉質較好。 經過反復研究設計,經過深思熟慮,材質酷似牛皮鼓,非常漂亮。 鼓頭是白肉制成的,旁邊飾有兩個打鼓的男孩。 鼓也是樂器,童子們的純真預示著鼓一響,天下太平,五谷豐登。 無獨有偶,廢物也會變廢為寶。 ,是時候歡呼、帶來和平了!
精心雕琢,將原玉變成工具,只因愛。 這是朱軍先生日常對玉石追求的最真實寫照。 從三年的行業淡泊,到五年的激情,再到十幾年的癡迷,時間正在被記錄和傳承。 他覺得:“雕刻對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把玩工具的時間有多長,也不在于他工作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雕刻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輕松,刀出自心,用意帶動筆的境界。其實,人生如石,你規劃了,你的未來就會光明,你設計了風景,它就將會如詩如畫。”
未來可期,我們來談談未來吧。 朱軍老師高興地說:藝術無極限。 這輩子,我就離不開玉了。 我將繼續攀登,徜徉在玉文化的海洋中,傳承祖輩留下的瑰寶,建設一座優秀的玉文化品牌博物館。 讓每一粒種子都發芽動人的故事,讓每塊玉石都傳承它的印記,讓玉石生命帶著最高的善意和大愛前行。
時光清潤,玉潤如玉,拾起溫潤之感。 我們始終保持自信堅定的核心,表現出對生活的善意、真誠和熱愛,無痕地走過歲月。 讓那些平凡的菊花瞬間,如街邊綻放的花朵,在指尖靜靜而美麗地綻放,向著陽光生長,溫暖前行。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