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介紹,“寺庫”這個名字起源于1500年前的唐朝。 它是一個交易場所,也是當今寄售和典當業的鼻祖。 因此,顧名思義,寺庫網必然與典當或寄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雖然寺庫網主要經營奢侈品,但與傳統奢侈品B2C網站不同,寺庫主要經營二手奢侈品。 尤其特別的是,它并不是一家買賣二手奢侈品的商店,而是一個交易平臺,作為寄售中介,主要賺取寄售費收入。
電商觀察家盧振旺更看好這種“二手奢侈品交易模式”。 他覺得像寺庫這樣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盧振旺:網上二手奢侈品只是其中一部分。 線下也有分店。 現在其線下門店的銷售額應該還是低于線上的。 它們就是所謂的二手奢侈品。 整體價格比較實惠,而且線上線下打通,所以無論是價格還是體驗方面,關鍵有兩點,一是體驗,二是價格。
寺庫CEO李日學并沒有批評線下表現優于線上表現。 據《理財周報》報道,李日學此前表示:“2011年,網上交易剛剛建立時,網上銷售僅占總銷售額的10%左右。經過僅僅一年的發展,網上銷售已經占到了總銷售額的10%左右。”占總銷量的40%。” 對于未來,李日學認為寺庫二手,未來線上銷量預計將上升至總銷量的70%。
目前,寺庫網已經在2011年和2012年完成了A、B三輪融資,總計4000萬美元。2012年銷售額也下降了300%。 這是由于在線業務的快速下滑。
如今,寺庫網在上海、上海、成都、青島等地均擁有自己的實體店。 此外,寺庫網還計劃縮減北京、西安、長沙、鄭州等部分城市。 此外寺庫二手,電商觀察家盧振旺建議,如果寺庫想要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明智的做法是避開實體店,專注于線上模式。
盧振旺:由于奢侈品的用戶基數很小,所以開實體店,用價格滲透比較便宜。
據介紹,支撐寺庫運營的是生產后端的識別和前端的售后服務。 寺庫目前擁有評估師40余名,其中包括來自日本、韓國的中級評估師以及其他取得國家評估資格的評估師。
而且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奢侈品。 他在接受經濟之聲專訪時表示,他對寺庫的模式持保留態度。 該人士表示,由于奢侈品總價高、使用壽命長,二手市場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然而,奢侈品二手市場運作的前提是如何保證產品的真偽。 最重要的是,必須有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來鑒定二手產品的真偽。
這位高層人士表示,寺庫雖然擁有40多人的專業鑒定團隊,而且,首先這個團隊并不中立,不參與交易,但如何能保持客觀呢? 其次,這個鑒定團隊的水平和專業程度如何? 該人士表示,從行業角度來看,他不信任。
此外,這位資深人士還舉了臺灣的例子。 臺灣二手奢侈品市場非常活躍,但臺灣相關鑒定商會是中立的第三方機構,可能更有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