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姚婉
編輯|
后疫情時代,中國再次成為拉動全球奢侈品行業增長的引擎。 咨詢公司貝恩公司與天貓奢侈品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速仍將達到48%,中國大陸占全球市場的比重將從 2019 年的 11% 左右增加到 2020 年的 20%。
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下,奢侈品牌也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和投入。 每年11月舉辦的進博會已成為加強品牌與中國市場聯系和溝通的橋梁。
不過,對于很多品牌來說,他們已經積累了參加進博會的經驗,并打算在本屆進博會上向中國消費者呈現更豐富、更有文化內涵的形象。 卡地亞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它第二次亮相進博會。
為了亮相本屆進博會,卡地亞也做了很多準備。 卡地亞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艾敬堯(Alix)在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表示,今年卡地亞將以七大標志性系列和制表工藝為主題,呈現始于設計、堅持傳承、歷久彌新的永恒風格。
“作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參與者,卡地亞希望繼續與中國市場并肩前行。” 艾敬堯表示,“我們很高興能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關系,借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舞臺,講述卡地亞的品牌故事,與中國消費者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事實上,卡地亞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西方奢侈品牌之一。 1997年4月,它在北京半島酒店開設了中國第一家精品店,推出珠寶和手表。 而一年前,開創先河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在北京故宮太和門前展出法國著名藝術家讓的代表作——《金盆(Le Pot Doré)》。 這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首次在中國舉辦的文化活動,也是卡地亞與故宮博物院一系列合作的開端。
無論市場還是文化層面,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卡地亞已經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標桿品牌。 一個品牌的成功是綜合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除了分析運營策略卡地亞鏤空復古懷表價格,人們也不能忽視產品設計所起的作用,它是推動所有奢侈品牌發展的核心。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奢侈品牌需要通過不斷的創新來保持優勢。 從這個意義上說,卡地亞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品牌不會僅靠一兩件作品贏得市場認可卡地亞鏤空復古懷表價格,而是通過不斷的傳承與創新,將理念與精神貫穿于各類作品之中。
經過 174 年的歷史,卡地亞目前以七個標志性系列為基礎發展出品牌形象標識。 同時,以“簡潔的線條、精準的造型、勻稱的比例、珍貴的細節”為代表的設計理念成就了品牌的口碑。 永恒的風格。
具體來說,七個風格各異的標志性系列分別是Tank、LOVE、Juste un Clou、Panthère和Bleu。
在珠寶系列中,卡地亞的設計理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三環環環相扣,黃金、鉑金和玫瑰金材質融為一體,呈現出流暢的抽象線條。 環環相扣的形狀準確地表達了束縛的內涵,體現了珠寶設計中的情感。
LOVE擁有別??致的態度,其上鐫刻的標志性螺絲細節展現了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鼓勵佩戴者去追求自己所愛。 Juste un Clou的線條由一顆釘子化作而成,恰到好處的比例讓它在簡單的廓形中也展現出大膽叛逆的姿態。
在腕表設計方面,卡地亞同樣出類拔萃。 而 Tank 已有 100 年的歷史。 在圓形懷表盛行的時代,卡地亞首次推出方形表盤,并用點綴在表盤中的螺絲,彰顯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Tank系列在腕表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當時,品牌掌門人路易斯以矩形表盤打破了當時流行的圓形設計,將兩側垂直的表耳與線條流暢的表帶融為一體。
Bleu 使手表超越了簡單的計時角色。 雖然它是最新推出的,但其獨特的設計使其很快成為經典。 圓形表盤光滑干凈,鵝卵石材質的表殼在線條與立體感之間取得平衡。 Panthère在珠寶腕表的制作上同樣展現出精湛的工藝和永恒的美學風格,其特點是極其柔軟光滑的表鏈和裸露的鉚釘,盡顯獵豹輕盈勇敢的身姿。
這七個系列的組合猶如一個矩陣,共同訴說著卡地亞獨特的設計理念和美學語言。 但這種來自卡地亞珠寶與腕表系列在創意與工藝上的獨特性,并不局限于七大標志性系列的作品,而是貫穿于所有作品系列。
此前撰文稱,珠寶作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物質成就之一,具有極其豐富的觀賞性、故事性和哲學內涵。 與時尚和建筑相比,珠寶更容易長期保存和流通,審美交流發生得更早,融合程度更深。 因此更容易超越地域、時空的限制,激發人們的審美共鳴。
今年 5 月的古董收藏展和 10 月的 Sixième Sens par 高級珠寶展就是最好的例子。
兩個展覽均展出古董收藏系列( )的作品,其設計風格跨越百年。 經過珠寶工匠的仔細鑒定,并嚴格按照品牌檔案的記錄修復后,重新回到市場進行展示和銷售。 其中,卡地亞獨特的審美風格和文化得到展現。 這些古董典藏系列的作品也成為卡地亞在其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孜孜不倦的創作熱情和精湛工藝的見證,充滿了時間和榮耀的傳承。
在全新的Sixième Sens par高級珠寶系列中,對經典的Tutti水果套裝款式進行了重新詮釋。 各種不同顏色的寶石在工匠精湛的技藝下,以圓潤的線條雕刻而成。 多汁的水果和多樣的佩戴方式展現了品牌不斷創新的精神。
當然,以“先驅”身份存在的卡地亞,其影響力遠超珠寶設計和奢侈品行業領域,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也動作頻頻。 其中,近期最受關注的舉措是超越品牌限制,與開云集團聯合發布“鐘表珠寶2030倡議”。
這是行業內的一項突破性舉措,旨在通過與國際責任珠寶業委員會 (RJC) 合作,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共同核心,打造更具可持續性的行業。 該倡議以現有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組織為基礎,包括基于科學的碳倡議 (SBT),重點是建立氣候適應力、保護自然資源和社區,以及促進整個價值鏈的包容性。 目標。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卡地亞于2020年成立“for”部門,全力支持生態系統的長期保護、管理和修復。 同年,卡地亞宣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PD) 共同創立的 Lion's Share 建立為期三年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支持野生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 “for”已經在非洲、巴西和澳大利亞展開行動,為當地動物種群和森林系統的恢復提供援助。
為在作品創作中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卡地亞今年最新推出的Tank Must腕表搭載了“環保非動物材質表帶”,這也是品牌在今年的展會上推出的。進博會。 亮點之一。 表帶由蘋果廢料加工而成,與小牛皮表帶相比最多可節水10升,節省的能量可為智能手機充電約200次,相當于節省6倍的碳排放。
“可持續發展是關系到各代人的重要話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勢在必行。鐘表珠寶行業依托地球的寶貴資源和全球人才的技能,使得品牌在可持續發展中不斷獲得新的啟示。 艾敬堯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卡地亞在關注自然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尤其是女性作為社會主體的能動性。 “為女性創造機會,促進女性賦權是我們的信念,也是卡地亞的原則。” 艾敬堯指出,“我們非常清楚自己對女性的責任,這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的作品中。對女性豪放與優雅的詮釋,也在更多的項目中延續了所象征的獨立精神。”
即使在全球仍受疫情影響之際,卡地亞也沒有減少對女性賦權行動的支持。 在今年10月正式開幕的迪拜世博會上,卡地亞與主辦方合作推出“女性主題館”,慶祝全球女性所取得的成就。
在主題館內,卡地亞與世博會主辦方共同為人們帶來了一場充滿教育意義的心靈之旅。 女性過去的成就一一展現,她們今天面臨的挑戰也直言不諱。 在世博會這個融合、連接全球文化的地方,這樣的理念體現了一種普世價值。
“在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方面,我們期待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我們的長期愿景,即讓每位女性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光明的未來。 . 一個包容的社會。 艾敬堯告訴界面時尚。
的確,在這個疫情帶來不確定性的時代,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正是我們所希望和需要的。 當按下暫停鍵的時候,人們也應該開始思考,在經歷了奢侈品行業的高速發展之后,轉型的時刻是否會到來。
這種轉變不是以新推舊,而是將過去積累的經驗和創意拾取和容納,在當代語境中再次傳承和創造。 卡地亞不會是最后一個這樣做的,但卻是這個領域最有先見之明和行動意識的公司之一。
從珠寶和腕表的設計,到對保護環境和女性權益的承諾,卡地亞在新領域邁出的每一步都承載著對過往經驗的傳承,使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保持著完整的品牌形象,同時,影響將擴大到更廣的范圍。 作為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品牌,卡地亞的這些舉動無疑值得業界借鑒,也為其他奢侈品牌的發展轉型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