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中國著名的“中國鞋城”。 制鞋業歷史悠久、設施齊全、質量上乘。 它一直是國際頂級運動品牌的制造基地。 目前,莆田鞋業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
日前,產值千億元的莆田鞋業迎來喜訊。
3月29日,福建省莆田市鞋業協會通報,“莆田鞋業”集體商標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成功。
這是福建省首個以市級行政區劃命名的鞋業集體商標。 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莆田鞋業從“莆田制造”向“莆田創造”轉變,將有力推動莆田鞋業轉型升級。 .
莆田鞋業產值超千億元
作為享譽國際的“中國鞋都”,莆田制鞋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 當時,莆田縣大路街有許多制鞋店(前店后作坊)。
民國時期,大路街成為鞋店集中地,有“采城”、“鼎城”、“采美”、“瑞美”、“協來”等鞋店30多家。 其中,創制于光緒年間的“彩城”鞋,因第二代傳人鄭成祖改革制鞋材料和工藝,風靡莆縣、莆縣。
直到20世紀80年代,莆田鞋業蓬勃發展,加上原材料價格低廉、勞動力充足、港口城市交通發達等優勢,莆田也成為一大批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的地方,地區。
彼時,莆田也迎來了眾多港澳臺商和歐美客商的投資興業。 1987年,耐克、阿迪達斯、彪馬、雷寶等運動品牌開始落戶莆田生產加工。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制鞋業現已成為莆田市第一支柱產業。
據統計,目前,莆田市鞋企4000多家,從業人員50萬人,產值超千億元,年產鞋13億多雙,占全市近十分之一。全國輸出。
然而,作為國際知名的鞋類代工基地,莆田始終難以斬斷“假貨”之名。
通過為知名品牌高端鞋代工,莆田積累了大量先進的制鞋技術和經驗。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多家鞋廠倒閉。 由于生計需要,莆田出現了一些家庭作坊,開始生產仿鞋。 ,山寨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市場上,莆田鞋褒貶不一。 支持者稱莆田鞋物美價廉。 不少人還將莆田鞋與“假冒”聯系在一起。
“這10雙國產仿鞋中,有8雙是從莆田運來的。” 精仿鞋的泛濫也給莆田的制鞋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莆田鞋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莆田當地相關部門也多次開展鞋服行業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制售假冒商品等違法行為。
與此同時,莆田市也在大力實施品牌培育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莆田精仿鞋批發價格表,推動自主品牌鞋企做大規模、做強質量、創名牌。
集體商標注冊成功
去年6月,經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莆田市初步確定了“莆田鞋”集體商標的LOGO和名稱,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注冊。
LOGO以鞋帶為構圖思路,勾勒出莆田的拼音首字母“P”和“T”。 數字“P”拔地而起,“T”向上延伸,既體現了鞋子的特性,也寓意莆田鞋業轉型升級的決心和信心。
該商標注冊日期為2022年2月28日,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 批準的商品/服務包括運動鞋、兒童運動鞋、休閑鞋、輕便膠鞋、護足安全鞋、旅游鞋、兒童旅游鞋、皮鞋等。
值得注意的是,“莆田鞋”是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義注冊,專供該組織成員在商業活動中使用。 集體商標不屬于單一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組織成員不能使用它。
下一步,國有企業“莆田名牌管理有限公司”。 將全面推進“莆田鞋業”集體商標的營銷推廣工作,著力打造莆田鞋業經濟發展合作新模式,打造“莆田鞋業”新名片,打造莆田鞋業新名片。莆田鞋業的新名片。 代言,讓國內的“莆田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有關部門表示,今后對少數不創立自主品牌、不申請免費使用“莆田鞋”公眾品牌,卻繼續實施假冒名牌的小作坊莆田精仿鞋批發價格表,將予以堅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