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古建筑柱頂石石柱礅圖片樣式大全
在柱子下腳與碟墩之間埋置石礎,又稱面外面的部分,清代稱為“古鏡”。有的柱墩石似由鼓的形象演變過來的,也叫作柱腳石。宋式建筑的柱墩石一般比清式古鏡的裝飾豐富一些,從宋代開始柱礎石是正規叫法,柱頂石和柱腳石是大眾化叫法,遺存至今的許多實例有寶裝蓮花樣式柱墩石、仰覆蓮樣式柱頂石圖片等多種形式,其中也有一種叫“覆盆”的,比較簡單,。我國南方建筑的柱可使柱腳與地面距離大一些,更利于防潮,形式很多,不少極富有裝飾趣味。

龍穿牡丹畫面的柱墩石具有華貴的氣質,周圍開滿牡丹,龍在花中上騰下躍,有風馳電掣的動勢和速度感。明代嘉靖年款墩石的福祿畫面、袍袱角內以彩帶與祥云圍繞的畫面,以及成化款墩石正、側面陰線刻花卉紋,都造型準確,變化轉折流暢,突出了時代風格。

柱礎的抗震功能
柱礎的抗震功能梁思成曾從建筑和結構形式上對木構古建筑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指出柱根與礎石之間能產生隔震效果。柱與柱礎的連接多為浮擺式平面接觸,或帶有管腳(小式木構)插入到柱頂石中“海眼”內,或將柱頂石做成“套頂”形式。柱子平擺于柱礎上的,礎石對柱腳提供豎向支持力和一定的水平摩擦力不受底端固定柱子。
這些雕工精柱礎石體現了宏偉的固件中中的精致,寫意中有寫實,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經過了雕刻工匠的順應天機地氣的雕琢,使石頭有了靈氣,起到了賑災、吉祥好運的作用。
作者:歐陽廣彬
版權屬于: 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72
在柱子下腳與碟墩之間埋置石礎,又稱面外面的部分,清代稱為“古鏡”。有的柱墩石似由鼓的形象演變過來的,也叫作柱腳石。宋式建筑的柱墩石一般比清式古鏡的裝飾豐富一些,從宋代開始柱礎石是正規叫法,柱頂石和柱腳石是大眾化叫法,遺存至今的許多實例有寶裝蓮花樣式柱墩石、仰覆蓮樣式柱頂石圖片等多種形式,其中也有一種叫“覆盆”的,比較簡單,。我國南方建筑的柱可使柱腳與地面距離大一些,更利于防潮,形式很多,不少極富有裝飾趣味。

龍穿牡丹畫面的柱墩石具有華貴的氣質,周圍開滿牡丹,龍在花中上騰下躍,有風馳電掣的動勢和速度感。明代嘉靖年款墩石的福祿畫面、袍袱角內以彩帶與祥云圍繞的畫面,以及成化款墩石正、側面陰線刻花卉紋,都造型準確,變化轉折流暢,突出了時代風格。

柱礎的抗震功能
柱礎的抗震功能梁思成曾從建筑和結構形式上對木構古建筑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指出柱根與礎石之間能產生隔震效果。柱與柱礎的連接多為浮擺式平面接觸,或帶有管腳(小式木構)插入到柱頂石中“海眼”內,或將柱頂石做成“套頂”形式。柱子平擺于柱礎上的,礎石對柱腳提供豎向支持力和一定的水平摩擦力不受底端固定柱子。
這些雕工精柱礎石體現了宏偉的固件中中的精致,寫意中有寫實,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經過了雕刻工匠的順應天機地氣的雕琢,使石頭有了靈氣,起到了賑災、吉祥好運的作用。
作者:歐陽廣彬
版權屬于: 嘉祥縣神畫石雕有限公司(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