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用小商品生產、銷售
為什么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向陽路小商品市場、上海福友路小商品市場都遠近聞名、生意興隆? 因為生活必需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一個永不衰落的新興行業。 而且這個領域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非常適合小企業生產。 在這一領域,除了人們基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之外,還有文化、教育、體育、娛樂等產品。 日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投資小、經營靈活,特別適合私營經濟和個人創業。
2. 服務范圍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和精神需求的不斷增加,加上市場的逐步細分,都預示著服務領域良好的前景。 西式咖啡、中西快餐、服裝鞋帽、家居裝飾、視聽娛樂用品租賃及銷售、美容護膚、鮮花租賃及銷售、便利連鎖等產品一應俱全。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上述行業一般以店鋪經營為主,可分為獨立店和加盟店兩種。 本期每期介紹的“4050”項目大部分都是特許經營模式。 上海現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獨生子女家庭讓年輕父母不愿意對孩子的教育進行投資。 因此,為孩子提供教育、為老人提供護理,包括家教、幼兒園、家庭托管、家政服務等也成為熱門行業。
3、專業配套領域
從我國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國有資本將向基礎領域、支柱產業和前沿技術集中。 另一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國大企業對華投資也將增加。 目前,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有一半以上在上海設立了機構。 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是相輔相成的。 僅通用汽車在浦東的投資,就吸引了80多家配套外資企業落戶浦東。 因此,家電、機械、食品等行業的發展將帶動一大批中小企業的發展。 即使是大型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也離不開本土中小企業的支持。
4. 進出口領域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肯定會越來越高。 目前,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進入世界七大國家行列。 僅今年上海出口總額預計將達到300億美元。 民營經濟將在對外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上海約有1200家私營外貿公司。 首次亮相國際市場,1-8月出口額分別達到371萬美元和270萬美元。
5、現代農業
中央農業工作會議強調,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建立“公司+農戶+市場”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即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為龍頭。 以農民家庭為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基地,面向國內外市場的產銷模式。 目前,我市已確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9家,但仍需要更多不同規模的龍頭企業。 在農產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方面,對此感興趣的企業家潛力巨大。
6、高新技術領域
高科技產品代表未來,也非常適合中小企業。 尤其是在技術成熟之前和技術剛剛成熟的時候,是不可能大規模生產的。 即使處于研發階段,中小企業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另外,互聯網、電子商務、軟件開發等信息產業初期投資少,對場地要求不高,設備也相對簡單。 一兩個素質較高的科技人員,幾個幫手就可以創業。 近年來,我市營造了科技創業的良好氛圍。 僅浦東軟件園就計劃在2010年聚集數千家科技小企業。
7、旅游產品領域
經過幾年的努力,上海已基本形成城市旅游格局,“百萬人游上海”已開始實現。 近年來,國慶黃金周期間,上海共接待游客365萬人次。 旅游產品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但上海在這方面還不太適應旅游市場的發展。 按照“一業特別強”的方針,黃浦區將發展旅游紀念品“一業特別強”。 位于南京東路外灘的“海情”禮品街預計明年1月開業。 目前,擁有100多家客戶。 商店的數量是其數倍。 可見旅游產品的市場潛力不小。
8、環保領域
包括垃圾回收、加工利用甚至修復回收。 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環保產業的需求非常大。 而且,未來經濟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環保產業的需求就會越大。 目前,環保投入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鼓勵并提供優惠政策,幾乎不存在競爭。 其中,僅廢品的產值估計就超過萬億元。
9.產業“空間”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實行“國民待遇”規則,企業準入范圍不斷擴大,擴大了小企業投資空間。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企業經營的80個行業中,允許外資企業進入的行業約有60個,允許國內民營企業進入的行業約有40個。 有很大的空間。 此外,電信、郵政、鐵路、航空、石油等壟斷企業由于規模龐大,價值鏈短、服務質量低。
哪些行業最有可能賺錢? 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有前景、能賺大錢的九個領域。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向。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