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是為了尋找平凡,擺脫文明的影響。 我只想創造簡單、極其簡單的藝術。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必須回歸未受污染的自然,只看到野蠻的事物,像它們一樣生活,像孩子一樣表達內心的感受,用唯一正確、真實的原始表達形式。
高更 生命的激情在哪里——大溪地之旅
保羅·高更(Paul ),1848年出生于倫敦,英國后印象派作家、雕塑家、陶藝家和版畫家。 他們與塞尚、梵高并稱為后印象派三杰。 高更于1873年開始繪畫,收集印象派作家的作品。 保羅·高更早年曾在海輪上工作,后來在英國空軍服役。 23歲時,他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他收入豐厚,娶了美麗的英國姑娘梅特·索菲亞·加爾為妻。 然而,在自己書法天賦的召喚下,高更在35歲時辭去CCB職務,專注于書法。 38歲時,他與家人斷絕關系,過著孤獨的生活,并通過畢沙羅參與了印象派運動。 世界。 高更總是向往遙遠的地方,在這些異國他鄉流連忘返。 他要求拋棄現代文明和古典文化的束縛,回歸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
簡化的巨大形狀,均勻單一的色調,分割主義,沒有陰影的光,繪畫和色彩的具象,脫離自然,這是高更發現和建立的藝術。 而他的幻想和藝術在自己的國家陷入了絕望,于是在1891年2月23日,他拍賣了30幅作品獲得收入,并于4月4日乘船抵達塔希提島。在經歷了幸福和挫折后,畫了很多畫。 ,他回到了英國。 1893年11月舉辦了他的《大溪地人》群展,結果完全失敗,物質收入為零。 他的油畫作品新穎、神秘、殘酷,贏得了一些崇拜者。 倫敦文明人的嘲笑把他帶回了塔希提島。 這樣,就有了今天廣為人知的高更脫掉文明外衣,獨自一人在偉大大自然中的傳奇。 疾病和喪親之痛使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得救后,他畫了一幅代表作《我們從哪里來?》 我們是誰? 我們去哪? 后來,他移居馬克薩斯群島的希瓦奧島(),并于 1903 年 5 月 8 日在那里去世。
傳世巨作《我們從哪里來?》 我們是誰? 我們去哪? ”。
非常存在:“保羅高更博物館”
位于塔希提島東南角,高更于1891年至1893年和1895年至1901年兩次來到這里,完成了他一生中重要的畫作。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