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防空和反潛作戰是中國海軍的兩大短板,后來因為052C/D和055萬噸大驅等神盾艦和054A導彈護衛艦陸續服役,將防空漏洞完全填補,使得中國海軍的水面防空能力僅用時不到二十年,便從三流海軍進步為一流海軍,放眼全世界也只有美國海軍。
但是雷達偵察接收機設計,反潛方面就不容樂觀了,雖然后面陸續研制服役了054A和056A等專用反潛護衛艦,但是這僅僅是水面反潛一個方面而已,中國海軍在航空反潛上還存在很大漏洞。
一直以來,中國海軍依靠區區數架不具備反潛能力的水轟5反潛機執行反潛任務,令遠程航空反潛作戰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而這一切,直到空潛200反潛機的出現才完全改變。
進入21世紀之后,針對遠程反潛能力不足的弱點,中國海軍下定決心兩條腿走路,一條是研制反潛導彈,即后面在054A護衛艦大批量服役的魚8型反潛導彈;另一條則是自行研制反潛巡邏機。因為反潛巡邏機滯空時間長、作戰半徑大、航空載油多,同時可以攜帶魚雷、導彈甚至精確制導炸彈在內的各類型武器執行日常海面監視任務,是中國海軍急需的一款主力機型。
解放軍裝備部門在慎重研究之后決定以國產運8高新工程3類平臺作為載機研制一款專用反潛巡邏機,代號空潛200反潛巡邏機。
空潛200反潛巡邏機作為中國海軍第一代反潛巡邏機,配備了國產綜合信息處理系統、聲吶浮標及音響處理系統、對海搜索雷達、磁異探測器等系統,機腹大型彈艙可以掛載反潛魚雷、自導深水炸彈等武器。
由于運8基礎較好,該機型研制過程較為順利,在近幾年陸續進入海軍三大艦隊的航空兵部隊服役,并擔負日常作戰值班任務,其優異的性能讓海軍方面高度評價。
近日,國產新型反潛巡邏機首次亮相,采用運-9戰術運輸機為載機,換上了新型探測、攻潛設備和武器,整體作戰能力比現在的運-8反潛巡邏機有明顯的提高。
與空潛200相比,第二代反潛機外形上有了較大的調整,鼻子大了,下巴小了,長尾巴也變細變短了。
國產運-9戰術運輸機則在運-8高新工程3類平臺發展而來,它根據后者的使用經驗進行了一系列完善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空軍、海軍新一代戰術運輸機。考慮到飛行訓練、后勤保障等方面因素,國產第二代特種飛機載機也著手以運-9戰術運輸機為平臺改進。
反潛巡邏機是我軍特種飛機規模最大的機群之一。中國領海廣闊,反潛巡邏機的裝備規模應該在百架左右,所以人民海軍決定第二代反潛巡邏機也用運-9為載機進行改裝,以降低飛行訓練、后勤保障方面的難度,減小費用與成本。
運-9反潛巡邏機不僅載機換了,機載設備也進行了升級和提高。首先就是它的機頭雷達更換成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它的胖下巴,那里面是它的對海搜索雷達,機鼻處還保留有氣象、導航雷達。
運-9反潛巡邏機只有機鼻一個大型雷達罩,這說明新型的對海搜索雷達性能更好,功能更廣泛,一部雷達就能替代運-8反潛巡邏機上面的多部雷達。
空潛200反潛巡邏機的機尾伸出一個碩大的磁異探測器,這是它最明顯的外部特征。運-9反潛巡邏機另外一個變化就是機尾,它機尾的磁異探測器( ,簡稱MAD)長度縮短,變細,體積也更小。美國海軍最新P-8A波塞冬反潛巡邏機甚至取消了大尺寸的磁異探測器,只保留了一個特別小的傳感器,小到經常被忽略。可以相信,運-9反潛機使用的磁探儀技戰術性能更為先進,探測敏感度大為提高。
運-9反潛巡邏機還有一個不太明顯的變化,那就是機翼兩側翼尖也增加了整流罩,這說明這個位置也安裝了電子設備。通常安裝在兩側翼尖的設備一般都是電子偵察系統,兩側接收機利用短基線時差法來測量對方輻射源位置。短基線時差法的優點就是設備結構簡單,性能優異,能夠對抗相控陣雷達。
運-9反潛巡邏機戰斗執勤在海防一線雷達偵察接收機設計,作戰半徑大、留空時間長。配備國產新型電子偵察系統之后,可以一邊巡邏,一邊進行電子偵察,對截獲的電子信號進行分析,確定對方位置,判斷對方性能、性質。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搞清對方電子設備分布,進而搞清對方布署,推測他們的動向和企圖。
運-9反潛巡邏機采用了一系列國產高新技術成果,整體性能比空潛200反潛巡邏機有明顯提高,它的服役將會有力增強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行速度比螺旋槳飛機要高的多,反應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