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阿爾茨海默病常被民間稱為“老年癡呆”,多發于老年人群體。賈龍飛告訴記者,剛剛得知這一病例時,作為相關領域專家,他也感到十分驚訝。
【同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賈龍飛
這個病人恰巧不在我那個組,但是這個病人,我們都參與過這個病例的討論,因為這個病確實是,這個年紀發病確實是很罕見,這個病人我也見過,問診、查體我都參與了。
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我有點不太相信。因為我們以前見過21歲的20歲左右的得阿爾茨海默病(AD)的是有的,但是他是有家族史的,是帶基因突變的。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個病人就是第一沒有家族史,第二沒有以現有的手段查到基因的突變,這個是很罕見的。
【解說】文章中提到,醫院為患者做了多種檢查,包括當前用于診斷阿爾茲海默病的最佳手段腦脊液指標檢測和PET掃描,據此做出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診斷。
【解說】賈龍飛認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成因非常復雜,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對于阿爾茨海默病是否出現年輕化趨勢,他認為這和技術的進步有關。
【同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賈龍飛
有可能會生活方式會對這個疾病的產生會有一些影響因素,但是如果我們要說這個疾病原來是65歲以后得病,它這些年來就能夠看見大量的40多歲得病的,因為我們生活節奏壓力,飲食的改變,我認為這個不太可能。
為什么說我們現在會逐漸聽到有一些年輕的病例,是因為我們的檢查手段比以前提高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病例年輕化,其實我想以前也有,只是我們沒有診斷出來。
【解說】據文章介紹,兩年之前,這名患者就發現難以集中注意力到學習上,后來又出現明顯的短期記憶缺失,比如無法想起一天起發生的事情,或者忘記自己的物品放在哪里,他還會出現閱讀和反應困難,漸漸地,他的記憶越來越糟,會不時丟東西,甚至記不得自己有沒有吃東西。盡管在發病前他的學習表現處于中上水平,但他最終無法繼續學習,不得不退學。目前該患者仍然能獨立生活。
【解說】然而,賈龍飛表示,并不是所有類似的記憶力下降,都是阿爾茨海默病,年輕人患阿爾茨海默病仍然非常罕見,而且多數存在著基因突變。
【同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賈龍飛
如果是20多歲的(患者),應該說(估計)90%以上,都是跟基因有關的。
有些病人比如說最近的勞累,生活的不規律,飲食的可能也沒跟上,營養沒跟上,休息也沒好,他的認知一定會下降,如果連續一周甚至更長的時間熬夜,這病人肯定短時間內的記憶是有問題的,但是他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就能恢復。我覺得是這個病例是一個罕見病例。
【解說】賈龍飛建議,年輕人可以注意規律生活、健康飲食以及體育鍛煉,來防止記憶力下降,但不必過于擔心自己患上阿爾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