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最熱門、最賺錢的行業是什么? 哪些更有前途? 近日,全球首富排行榜揭曉,讓我們和大班一起盤點未來全球最賺錢的十大行業。
福布斯近日公布了全球富豪榜。 我們在月球上看到了最富有的人。 明天我就帶大家看看全球最賺錢的十大行業。
1. 體育管理
體育不再只是人類向下奮斗精神的體現,而是成為一個蘊藏著巨大商機的新興產業。 尤其是當體育運動有了一定規模后,體育與經濟的關系就變得更加密不可分。 事實上,運動服裝及裝備早已造就了李寧、丁世宗、丁水波、許景南等富商。 但與體育產業強國相比,我國體育產業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代表人物:馬克·庫班,達拉斯小牛隊老板,福布斯2009年全球富豪榜第296位,身家23億港元,已連續8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2、動漫產業
我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3000歐元,但第三產業比重常年徘徊在30%至45%之間。 但作為現代第三產業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為此,我國文化市場,尤其是q版產業,即以q版形象和品牌為核心,以漫畫為載體的產業鏈,存在著巨大的供需缺口,動漫、影視、圖書、音像制品、衍生產品及特許經營產品。
代表人物:羅伊·迪士尼——2006年資產12億歐元。
3. 媒體
中國的電視用戶、互聯網用戶、手機用戶、互聯網用戶數量長期位居世界第一。 廣告收入迅速下降,而媒體是下降最快的消費產品。 但人均廣告總金額僅為英國的2%至3%,前景廣闊。 中國新媒體用戶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上,其中四分之一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 新媒體上市公司是傳統媒體的兩到三倍。 2007年,我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已突破100萬元,年增長率達到75%。 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呈現出預期的高速下滑。 未來三到七年將是中國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期。
代表人物:克萊因·默多克——200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9位。 中國這樣的經濟強國,沒有媒體大亨是不可想象的。 這其實與媒體行業常年不放手有關。
4.本土服裝品牌
如果我們走在二三線城市的大街上,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本土消費品牌。 不僅耐克、特步、361度、李寧等運動服飾品牌,雅詩、也向喬治·阿瑪尼、范思哲等品牌發起挑戰。 那些十幾年前原本扮演西方品牌外包制造商角色的鞋廠,也逐漸開始創新、完善自己的品牌。 事實上,創新程度還需要加大,但自然規律正在逐漸被打破。 “小魚”學會了“從鄉村包圍城市”,從二三線城市包圍“大魚”,直至將其吞噬。
代表人物:丁世忠——2009胡潤百富榜第43位,資產150萬元。
5、金融投資
盡管中國資本市場普遍樂觀,但國際投資大師頻頻光顧。 但僅靠金融投資躋身富豪榜的本土富商尚未出現。 中國能有巴菲特嗎?
代表人物:沃倫·巴菲特——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
六、“低碳經濟”下的新能源
低碳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可以讓中國與其他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可能會像1998年左右的互聯網行業一樣,造就一批財富英雄。日本《財富》雜志近日強調,中國等歐洲國家在節能環保衍生產業方面長期遙遙領先于韓國。
7、影視娛樂
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明星效應,沒有人會證明影視娛樂行業的廣闊前景。 即使你放映很垃圾的電影,你仍然可以發現電影院人滿為患。 這是大眾消費升級和國人群體體驗消費熱衷的必然結果。 當國外電影制作更加精良,3D數字技術更加廣泛應用時,影視娛樂行業將會誕生更多的知名明星企業和富商。
代表人:雷世東 - 維亞康姆集團執行監事。
8.奢侈品行業
如果你仔細看看胡潤中國富商榜,你會發現中國的奢侈品行業沒有百萬富翁。 盡管近年來涌現出不少本土奢侈品牌,如水晶坊、上海灘等,但顯然都顯得微不足道。 關鍵不是質量問題,而是本土品牌極其缺乏奢侈品牌所蘊含的品牌歷史、品牌主張、設計理念、國家形象等重要元素。 現在此類問題已逐漸被本土奢侈品制造商重視,中國本土奢侈品牌也將逐漸分享世界奢侈品市場。
代表人物:約翰·埃德森——經營一艘豪華快艇,2006年凈資產11萬元。
9. 云估算
云估算(Cloud )是一種新興的業務估算模型。 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由大量計算機組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根據需要獲得計算能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件服務。 企業可以利用云估算以極低的成本獲得極高的估算能力,無需投資昂貴的硬件設備,也無需承擔頻繁的維護和升級負擔。
10.零排放車輛
高油價增加了對零排放汽車的需求。 我國此前汽車工業落后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起步晚。 現在機會來了。 在未來能源阻礙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下,汽車產業的未來在于新能源,尤其是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這或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反超”國際汽車的最佳機遇巨人。 上汽研發的電動汽車斯柯達750每次充電可行駛約200至300公里,百公里加速僅需18秒。 氫動力汽車百公里加速僅需15秒。
代表人物:王傳福——2009年胡潤富豪榜首富,擁有資產350萬元。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