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一個問題:我訂閱了很多公眾號,但是當我點擊的時候,卻發現越來越少……
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6年,陌陌月活躍用戶超過7.6億,其中近80%關注陌陌公眾號。 企業和媒體的公眾號是用戶關注的主要對象。 高達73.4%,自媒體賬號占比29%。
另外,截至2015年底,陌陌公眾號的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現在,半年后,相信這個數字還會變得更大。 這么多公眾號就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內容太多,用戶看不到。
難道說內容創業的出路是一個偽命題?
誠然,內容創業是一種趨勢,而這正是問題所在。 潮流行業讓更多的人投身其中,進而陷入其中。 內容創業之所以受到廣大創業者的歡迎,是因為:門檻低,一個人可以做,一個團隊也可以做,而且初始成本相對較低。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公眾號呈現的內容水平參差不齊。
內容生產者最關注的是流量。 公眾號前期,主要目標是瘋狂獲取流量。 無論是活躍粉絲還是僵尸粉絲,只要能夠擴大整體用戶群即可。 內容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現出來。 這個時候,內容的質量就會對大多數公眾號產生兩極分化。
所謂兩極分化,就是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粉絲會越來越多,而沒有粉絲和流量的公眾號會越來越難做,粉絲的下滑也很難。 現階段,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爭奪,因為此時,不再是一味追求如何“增粉”,而是從增量市場的競爭轉變到股票市場的競爭。
在存量市場的用戶競爭階段,大多數自媒體公司通過提升用戶和內容來增強競爭力。 我們先來說說用戶。 前期獲取的用戶大多是本著“一網打盡魚”的原則。 用戶構成非常多元化,流失速度自然也很快。 這樣一來,自媒體首先要做的就是瞄準用戶群體。 現在公眾號大部分都是垂直內容,精準用戶可以提高用戶未來的活躍度和專業度。
其次,內容創業離不開內容這個詞,不同階段推送的內容也不同。 內容不僅僅指圖片和文字,還包括聲音、視頻以及各種表達方式。 比如H5也算內容。 而且它需要獨特、新穎、專業。 這三點都不能逃脫,否則就會被忽視和埋沒。
在股市的競爭中,內容更多地體現在方式和深度上。 從方式上看,H5、視頻等方式越來越流行,用戶體驗更好,更容易閱讀和理解信息。 在深度上,往往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優勢來拓展和延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腦洞”。 同樣,也可以在行業或者某個垂直點進行延伸。 并引起思考或爭論。
同樣的新聞風暴爆發,這意味著考驗各家自媒體如何展現自己的時刻即將到來。 有深度的內容自然會更受歡迎,而過于同質化的內容只會被埋得很深。
公眾號的最終目的自然是賺錢。 如今,自媒體的主要盈利方式仍然采用“免費閱讀+廣告”的“流量變現”模式,而電商和付費閱讀兩種變現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 這也意味著,內容創業者想要盈利,就必須擁有大規模的流量,這才堪稱單一的變現手段。
高流量的自媒體僅此而已,新的公眾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優質獨特的內容才能崛起。 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如今中國市場上95%的PGC(專業內容制作)內容都不賺錢。 別看媒體上經常透露出多少各種XXX自媒體融資和papi醬的市值。 雖然這些人是少數,但這也讓互聯網掀起了“內容創業的冷潮”。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2月份之后,這三天就有消息稱陌陌正式上線付費閱讀。 而且,在這個信息爆燃的時代,這個功能只適合不受歡迎的人。 這對于這些小而美的公眾號來說是個好消息。 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專業性或者增值服務等優勢,所以付費后就能很好地生存。
但對于千萬以上的公眾號來說,這種模式并不符合他們的玩法,因為用戶是現實的,信息來源又那么廣,你收費,我取消通行證,然后再找一個免費的持續接收各方面信息。
人們總是在尋找電子商務。 從羅振宇的圖書銷量就可以看出,這種模式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它利用內容獲取用戶,降低用戶粘性,以電商的形式變現。 內容變現又一條光明山路已經開啟,如何真正關閉這一模式并普遍應用于更多內容創業者,是電商+內容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內容創業雖然是趨勢,但如何生存已然成為困境。 成功是內容,失敗也是內容,理性創業,不要只夢想成為papi醬這樣的網紅,因為你可能只是95%不賺錢的人之一。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