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新興產業,這些都是企業家看重的市場。 那么現在中國暴利行業有哪些呢?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中國七大暴利行業的解密吧。
嬰兒用品
中國是全球嬰幼兒品牌數量最多的市場。 可以說百花齊放,也可以說競爭混亂。
目前,我國0~6歲嬰幼兒數量為1.08億,潛在市場容量為5000萬元。 “以紙尿褲產品為例,一歲以下的嬰兒平均每天使用5片紙尿褲,每片售價2-5元,一個月就需要300-600元。”
中國嬰幼兒商會副會長裴飛算了一筆賬: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每月至少花費2000元,不僅用于生活用品,還用于醫療、攝影、護理等。 這個每年5000億的面包,是中國母嬰用品特許經營行業發展的天然動力。
利潤分析:
兒童用具行業的產品分為兩部分,一是大眾化商品區(包括尿布、濕巾、食品);二是大眾化商品區(包括紙尿褲、濕巾、食品); 二是收入商品區(包括玩具、特種安全用具、生活用品、清潔用具)。
熱門商品區紙制品收益率為零,乳制品收益率5%; 收入商品區,玩具40折左右,戶外服3.2折左右,生活用品6-6.5折左右,部分30折左右,護發用具30左右左右,特產40左右左右,還有平均進貨折扣為4.94%,相當于零售價100元的產品,進貨價為49.4元。 商店的凈利潤為40%。
保健品
隨著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健康。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十分火爆,尤其是過年期間,銷量大幅增加,這對于“千景”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創業方向。
行業現狀
負面消息并沒有阻礙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 盡管全球經濟衰退,2011年保健品銷售額仍達6000億澳元。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批準保健奶制品11862個。 與此同時,保健品和保健服務業也迅速崛起,總產值約3000萬元,僅次于英國。 ,到2020年,市場總額將突破4500萬元。
利潤分析:
保健品行業之所以如此暴利,主要有以下誘因:第三,全球許多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奶奶占總人口的13%,約1.7億人。 他們的需求帶動了中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
首先,約20億人超重和肥胖,全球生活方式問題也促進了保健品行業的發展。
首先,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控制的減少也是保健品需求下降的關鍵誘因。
首先,全球健康乳制品醫學研究進展迅速。 未來幾年,保健品行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狀態,我國新的產業政策必須跟進。 首先要重點扶持國外小型保健品企業,其次要防止美國企業吞并中國的乳制品和保健品行業。
美容保養
賣菜時可能會在乎一兩塊錢的女人,卻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而毫不猶豫地花錢,尤其是近年來。 它打破了每個女性愛美的天性,從而帶動了男性美容行業的流行。 女性的“美容產業”賺錢機會豐富。
我國目前美容行業市場每年約3000萬元,美容經濟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高收入、巨大市場每年都有無數新的美容產品、高科技護理儀器、高科技減肥儀器問世。
《中國美麗經濟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美麗經濟”正在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游之后中國公民的“第五消費熱點”。
全省美容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約1120萬人,全省城鎮美容機構總數約154.2萬個,年產值1680萬元; 占全省外貿總產量的1.8%。
利潤分析:
“玫瑰花莖一包3元,美容被1.5元,美容內衣0.4元,果汁浴鹽一袋2元,薄荷足鹽一袋……”美容行業高達90%。
在線游戲
今年,我國網絡游戲出版業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83.8萬元,為中國聯通和IT行業帶來478.4萬元的收入。
利潤分析:
網絡游戲行業的毛利率高達50%,最高的甚至達到75%,營收率也在25%到50%之間。 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廠商只需要對網游進行維護和升級管理,不需要廠房、倉儲和制造,大大節省了成本。 另一方面,網絡游戲由于游戲代碼存儲在安全系數較高的服務器上,大大降低了盜版的可能性。
性玩具市場
這是一個兼具神秘、禁忌和誘惑的行業。 多年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街小巷里掛著“成人用具”、“性別保健”字樣的招牌。 狹小的店鋪、性感裸體的海報、深夜街角的紅燈,都給這個行業打上了“黑幕”的烙印。
“人需要性對象,就像餓了要喝水、渴了要吃東西一樣。”
2003年8月28日,國家乳制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國家乳制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模擬性輔助器具不作為醫療器械進行管理的通知》。 國家放寬了對中國情趣用品的管理,情趣用品不再屬于特殊商品,不需要事后審批。
新政改變了行業生態。 2012年,中國約有500家情趣用品鞋廠和超過20萬家情趣用品專賣店。
截至目前,中國情趣用品市場總額約為1000億。 據性學專家李銀河測算,全球70%的情趣用品是中國生產的。
利潤分析:
低成本是獲得巨額利潤的主要動力。
性用品店里的甜美文胸,看起來充滿誘惑,卻是用最粗糙的面料制成的。 一套護士、教師、女警察三件套售價500多元,進貨價不到100元。 回報率接近500%。
一盒安全套售價2元左右,但在新功能、新品牌的性用品商店里卻可以賣到幾十甚至上百元。 而一些所謂的神油、噴霧劑、消炎藥水……性用品店一旦轉手,價格立刻上漲了10倍以上。
獲得巨額利潤的另一個誘因是:賣家往往羞于討價還價。
在商店里,消費者很少有討價還價的習慣。 他們一進來就驚慌失措,問了價格,付了錢,轉身就走。 很少有人會討價還價。
婚紗攝影
臺灣婚紗攝影于1992年開始出現,1994年出現大量婚紗攝影店,短短20年的時間,早已從奢侈品變成了離婚的必需品。 “一生一次”的觀點讓婚紗照市場利潤豐厚。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下滑和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婚紗攝影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參與。 我國每年約有1000萬對新人結婚,僅城市夫婦在婚宴上的消費就達4183萬元,其中婚紗攝影約占整個婚禮支出的15%。
我國約有45萬家婚紗影樓、攝影公司、攝影機構、攝影工作室,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近500萬人。 中國婚紗攝影行業已經成為當今最有前途的行業之一,競爭與機遇并存。 與婚禮、喜糖等婚禮用品相比,婚紗攝影的利潤空間更大,回報率為30%-40%。
截至目前,全省小型婚紗攝影企業營業額超過2000億元,小型企業營業額在80-2000億元,部分超小型企業年營業額超過5000億元。 目前,全省人像攝影企業超過45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年營業額超過900萬元。
利潤分析:
人工:567元
工作室級別最高的首席攝影師年薪在8000元左右。 雖然所謂的日本攝影師只是跟隨中級攝影師學習的普通攝影師,但沒有客戶會真正檢查他們的身份。
攝影助理的工資要低得多,每年2000元左右。 化妝師的年薪一般在4000元左右,已經算是高端了。 已故設計師,技術精湛,年薪3000元左右。
這四人的年薪合計為17000元。 就算這四個人一對一服務,每晚只接待幾個新人,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這樣一個月30天,每對夫婦消耗的勞動力成本就是567元。
服裝:200元
工作室里各種加價的新款、精品、高貴長裙,一次用起碼要一兩百元,這種褲子最高也要四五百元。 這些普通衣服有的每件只要幾十塊錢。 衣服被反復使用,很少洗。 雖然每對夫婦都包含清潔費,但費用不會超過100元。
有單反等消耗品。 婚紗攝影不會用到很好的設備,包括快門和閃光燈的消耗,每張照片大約是5毛錢。 一對新人拍攝200張照片,設備消耗費用在100元左右。
場地:750元
按照繁華地段400平米的大商鋪估算,每月租金約10億元。 這樣規模的照相館,保守地說,三天可以接待七八對顧客,一個月可以接待210到240對顧客。 每對客人的平均租金費用不到500元。 雖然算上裝修費用,但是這一項的成本在550元左右。
還有外景,通常外景會付“取景費”。 算上車子的成本,裝框費的成本也就200元左右。
產量:331元
據8800元一套影樓《禮物》彩頁顯示:18寸中級防水相冊約200元,11寸中級定制生日相冊約100元,40寸寬屏放大一本約200元左右。 100元,24寸水晶畫一幅50元左右,12寸數??碼放大一幅10元左右,10寸玻璃放大一幅5元左右,水晶立方體8元左右。
本次乘法的制作成本共計473元。 但這些都是零售價。 工作室和制作公司之間有常年合約,有的工作室甚至還有自己的鞋廠,所以制作成本肯定沒有那么高,至少有30%的折扣。 這樣算下來,制作成本最多也就331元左右。
合計:1848元
這大概是一套1億元婚紗照的成本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組數據的很多細節,比如勞動力、服裝、場地等,都是根據最大尺寸來估算的。 事實上,許多工作室在這些方面的投入要少得多。 所以,一萬元的套餐婚紗攝影實際花費在千元以上,一點也不夸張。
太陽鏡市場
“眼鏡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 這種觀點已經深入到消費者的心中。
據英文網此前報道,眼鏡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0元買墨鏡,借給你200元是示好,借給你300元是示情,借給你400元是說話。關于市場價格。 雖然暴利眼鏡行業是低成本、高價格、高折扣的白色利益鏈。
2012年中國眼鏡行業總產值比2011年增加160萬元。國外約3億人需要矯正視力,太陽鏡年零售額約230萬元。
太陽鏡行業有四大類產品:鏡片、框架眼鏡、隱形眼鏡和眼藥水。 鏡片是潮流要求高、周期性強的熱門商品。 國外鏡片年銷量約為8000萬只。 鏡架作為光學商品,產品的功能越來越重要。 年消耗量2億只。 隱形太陽鏡屬于美容用品,強調產品的方便性和舒適性。 眼藥水是隱形太陽鏡的消耗品。 從各類產品的毛利及其占太陽鏡店總銷售額的比例來看,預計太陽鏡店的平均毛利在5倍左右。
利潤分析:
首先,太陽鏡的成本與售價相比非常低。
在中國太陽鏡之鄉東臺,“記憶合金鏡框”11元/副,“時尚合金鏡框”16元/副,“板材鏡框”16元/副。 只要60元。 但一進入銷售店,這種太陽鏡框的身價就飆升,翻了10倍,甚至翻了50倍。
其次,技術門檻不高:驗光過程只需十幾分鐘。
太陽鏡的實際加工時間比店員聲稱的要短得多,有的只需要10分鐘。 讓客戶等待幾天的原因是:統一交貨加工,一般可以節省生產時間和機器磨損成本。
在上海,商店的價目表上折射率為1.56的鍍膜鏡框通常在300元左右,折射率為1.61的鏡框則在600元左右。 鏡框的價格在800元左右。
在山東臺州,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折射率為1.56、綠膜的樹脂鏡架,每副僅需8元; 1.56金膜樹脂鏡框每副19元,折射率1.61非球面樹脂太陽鏡每副21元。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xt8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