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舊衣服回收地點
調查動機
每逢搬家、換季等季節,很多居民都會淘汰一批家里不穿的舊衣服。 對于很多想要“掙脫”的市民來說,箱子底部的舊衣服很占空間,扔掉也有點浪費。 于是,線下舊衣回收站和線上回收平臺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舊衣服可以再利用是件好事。 但人們不禁要問:舊衣服回收后去了哪里? 這些號稱慈善捐贈的藏品真的能把舊衣服送給需要的人嗎?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韓大連見習記者張壽坤
日前,廣州市和平區居民王先生從家中撿起一大袋重達十多公斤的舊衣服,拎到樓下,扔進了舊衣服回收箱。新村。
“很多舊衣服其實都不是很舊,扔掉很可惜,而且可能會污染環境。如果能重復利用,捐給有需要的人,也是好事。” 王先生說,這三年她至少買過衣服。 新村的舊衣回收箱里放著數百斤舊衣。
看著舊衣服回收箱上的“捐贈”“慈善”字樣,她仍然心存疑慮:那些舊衣服能否得到妥善處理,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舊衣服回收箱
有人冒充慈善機構
據公開報道,2014年前后,各類舊衣回收箱像雪后的生菜一樣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市民新村。 2019年,湖南省循環經濟商會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聯盟專委會統計,廣東省現有廢舊衣物回收箱2.3萬多個,廢舊紡織品專委會會員企業可每年回收30萬噸廢舊衣物。
日前,《法治晚報》記者走訪了上海、天津等地30多個新村,并采訪了四川、安徽、浙江等地的村民了解到,在城市里,幾乎每個新村都能看舊衣回收箱,在一些新村,4個蒙自衣物回收箱并排放置。 這些舊衣回收箱不僅有少數是舊衣回收APP的線下收集點,而且大部分箱子上都印有“XX慈善商會”、“捐贈”、“XX回收項目”、“備案號”等字樣。民政部”等字體。
那么,很多印有“XX慈善商會”、“捐贈”字樣的舊衣服回收箱是慈善組織策劃的嗎?
記者詢問北京居民情況得知,新村放置的舊衣回收箱主要有兩種。 一是成立慈善組織,屬于公開募捐。 地點印有組織名稱、募捐資質證明、聯系方式等,同時須在省級慈善信息公開平臺(以下簡稱慈善中國平臺)公示; 另一種是個人或企業回收舊衣服,是一種商業化的垃圾分類回收舊衣服收費方式,但放入的箱子不是募捐箱,不在公募范圍內。
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是否屬于慈善行為很容易認定。 包裝盒上有“環?!?、“回收”等字樣的是商業行為,包裝盒上有“慈善”、“愛心”、“公益”等字樣的是慈善行為。
據了解,上海以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回收項目僅有兩個。 不過,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盒子里至少有5個涉及慈善項目的名稱。 只有工作人員之前提到的舊衣回收項目,按照相關規定標注了送貨單位和監管單位的名稱和電話。 其他回收 包裝盒上的信息只有項目名稱和聯系方式,有的甚至沒有標明回收目的地。
記者嘗試撥打盒子上留下的聯系電話。 9通電話中,2通無人接聽,3通無人接聽,還有3通無人接聽。 負責安裝此包,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
部分回收箱上印有“衣服不脫”的公益環保項目。 記者登錄慈善中國平臺發現北京有回收舊衣服的嗎,該項目的贊助方為廣東省紅十字基金會。 同時,捐贈進度表示“該項目未在任何平臺或線下舉行任何公開募捐活動,經與項目方溝通,停止與該項目合作。”
廣州市冀州區孟超從事舊物回收工作5年,包括舊衣服回收。 他告訴記者,收集的舊衣服主要有兩類。 符合捐贈要求的舊衣予以捐贈,不符合捐贈要求的舊衣用于環?;厥?。 “事實上,捐贈給貧困山區慈善事業的舊衣服可能還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
“我們把各種混在一起的衣服叫做‘統貨’,一噸能賣到1000元左右,如果分類或深加工,價格會漲幾倍。比如好的牛仔校服可以賣一噸4000元,而鵝絨和羊絨校服每噸可能要上億元。由于利潤空間大,一些商販動腦筋,以慈善為名在新村放置了一些回收箱。他們自己。生意?!?/p>
孟超向記者透露,這幾年,經常有人拿著從新村回收的舊衣服給他賣。 “基本上每個新村,我每個月去一次,打開袋子,把衣服拿走。大概能拉一噸左右。在一些新村,有好幾個蒙自衣物回收箱,可能都是是同一個人放置的?!?/p>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以“舊衣回收箱”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淘寶都在宣傳可以專業訂購舊衣回收箱用于慈善捐贈。 一位客服告訴記者,他們不僅有通用柜,還可以根據各省市情況或個人需求定制。
隨后,客服送來了印有“福建省××公益項目”字樣的回收箱樣品,里面還有民政部門的備案編號。 在慈善中國平臺上,記者發現,確實有一個舊衣服回收的公益項目。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個人或企業是否可以直接使用印有公益項目的回收箱時,對方并未給出明確答復。 店內信息顯示,該店舊衣回收箱月銷量在100個以上。
不僅有假冒慈善組織籌建舊衣回收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新村的舊衣回收箱因多年不用和管理,已經生銹變形,成為垃圾。垃圾箱。 還有一些回收箱,由于箱體損壞,門半開,很多衣服漏出來。
回收衣物下落不明
有獎勵兌換的門道
不僅是線下舊衣回收箱,各種線上舊衣回收小程序、APP也逐漸增多。 記者在某平臺搜索,發現有數十家可以收集家里舊衣服的機構。 其中,“白海豚舊衣回收”近期使用人數超過200萬人,“百葉窗回收舊衣回收”、“當當網舊衣回收”等近期用戶數超過100萬。
與一些打著慈善名義的線下回收不同,線上舊衣回收大多是有償的,而且很多都是免費上門回收,無需支付快遞費,用戶回收后會得到一定的“獎勵” .
以《飛蟻回收舊衣服》為例。 衣物回收后,獲得環保證書,獎勵螞蟻森林能源,任選以下獎勵之一: 每回收1公斤衣物0.5元現金紅包,可提現; 回收一件舊衣服即可為流浪植物救助站捐贈100克植物口糧; 每回收1公斤衣物,可獲得50顆環保豆,可兌換各種生活用具、App會員等。
調查中,記者發現網上舊衣服回收也存在一些問題。
前不久北京有回收舊衣服的嗎,記者在某回收平臺下單回收舊衣服,約定下午5:00提貨,但一直到下午6:30都沒有人聯系,正在與其他快遞公司合作。 記者聯系快遞員后獲悉,他不知道系統為什么會給他發訂單,如果要在家收舊衣服,得等他把手頭的先發完. 后來,上門回收的時間一改再改,直到第三天,這箱舊衣服才順利送達。
記者一共打包了11件秋冬衣服和一雙靴子,寄出前特意稱重,重量為3.8公斤。 快遞員偷走舊衣服時沒有稱重,但寄信后,訂單頁面顯示回收重量為10公斤,快遞費為42元(回收平臺承擔)。 隨后,記者將此事反映給平臺客服,客服表示會有負責郵費結算的人員處理。
在回收跟蹤頁面,記者只能看到舊衣服從快遞站點發送到回收平臺倉庫的過程,并不清楚舊衣服是如何處理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線上舊衣回收還是線下舊衣回收,這些情況都很普遍,尤其是線下舊衣回收。 抹黑”,它去了哪里、被誰拿走了,根本不清楚。
不僅是回收環節,還有在線回收后的獎勵兌換環節。
去年2月,四川省成都市殷先生通過網上舊衣回收平臺送來5公斤閑置衣物,換取20元禮券,并用禮券換取1公斤瓶裝洗衣液. 截至目前,該平臺仍以寧波地區疫情為由拒絕發貨,而其他快件均已正常發貨。 尹先生查看評價信息后發現,不少用戶都遇到了和他類似的問題。
去年5月,遼寧省沉陽市的肖女士在舊衣回收APP上完成了舊衣回收訂單。 訂單獎勵頁面顯示,她可以獲得52元現金紅包。 肖女士選擇提取現金后,錢卻遲遲無法到賬。 期間,肖女士嘗試聯系在線客服,也撥打了人工客服號碼,但均被拒絕。
定期公開募捐
建立流程加強監管
去年3月17日,民政部發布《關于嚴禁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以慈善名義舉辦廢舊衣物回收活動的通知》,指出只有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可以公開舉辦廢舊衣物回收活動?;I款活動。 慈善組織發現本組織名稱被盜用的,必須及時發布公告澄清事實,并向有關地方報告情況,維護其合法權益。
但現實中,為何冒著慈善之名、消耗他人愛心的舊衣回收行為常年存在?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法學院孟強院士看來,這是利益所致。 “一些企業或個人明明從事回收舊衣服的營利行為,卻將自己包裝成捐贈舊衣服的慈善行為,甚至借用民政部門的名義,侵吞公民捐贈的衣物。 ”
2020年,省人大常委會印發的《關于檢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該法實施四年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省慈善法執行情況極少,行政處罰力度大,多數設區市四年“零處罰”。檢測發現,部分基層主管部門落實不到位。行政監督?!?/p>
孟強表示,這些打假行為應該由打假民政部門介入,或者將線索移送相關執法部門。 市場監管部門、公安管理部門也要監督。 如果構成犯罪,司法機關應當介入并予以處罰。
據悉,《慈善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 公開募捐期限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至少每三個月披露一次募捐情況,并在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全面披露募捐情況。
但記者在慈善中國平臺查詢后發現,一些打著慈善名義的舊衣回收活動并未及時公布,且不明確。 情況描述”。
反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紅色發展基金會發起的“舊衣回收”項目捐款進展記錄清晰——“2021年12月15日,中國綠發協會‘舊衣可回收’” “回收”項目向廣東省安鄉縣農村福利院銷售價值26000余元的100條褲子、100套蠶絲被?!睆?020年6月至今,有明確日期、清晰衣服的記錄有十幾條。
采訪中,不少居民表示愿意出售舊衣服做慈善,但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規范舊衣服的回收流程,不要讓自己的善意成為別人的生意。 同時,他們也希望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回收舊衣服的詳細去向都能通過相關應用和網站及時發布。
記者就此事咨詢民政部和北京居民情況了解到,舊衣服回收箱的清理整頓一直在進行。 若有舉報違規放置舊衣回收箱的,將予以查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貧困山區對舊衣服回收的需求越來越少。 許多民政部登記的慈善項目已經過期。 未來,相關企業將開展更多的舊衣回收工作。 廢棄的舊衣服回收箱也將逐步清理。
“無論是慈善舊衣捐贈還是舊衣回收,都涉及到垃圾回收、消毒清潔、環保等問題。在舊衣回收中,舊衣轉讓時還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對此,因此,從事相關行為的主體應該知法守法,合法合規經營,為我國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廢物回收、愛心捐贈等做出貢獻?!?孟強說道。
來源法制晚報